唐宋四大家如何践行“道”
《文以载道: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》这本书出自复旦大学中文系前系主任、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、中国苏轼研究会副会长、《新宋学》主编朱刚。整本书的内容其实是书作者1996年获得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的学位论文,进行了部分的注释修正重新再版。
《文以载道: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》这本书出自复旦大学中文系前系主任、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、中国苏轼研究会副会长、《新宋学》主编朱刚。整本书的内容其实是书作者1996年获得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的学位论文,进行了部分的注释修正重新再版。
公元626年7月2日,长安城的晨雾还未散尽,太极宫玄武门的青石地砖上,暗红的鲜血仍在缓缓流淌。秦王李世民手握长弓,一脸杀气地站在宫门前,脚下是两具仍然温热的尸身,一具是哥哥李建成,一具是弟弟李元吉。
从东汉灭亡-唐朝建立,这其中间隔四百年左右的大乱世。东汉末年的乱世,在西晋时期得到昙花一现的统一,但是没多久,比三国时期战乱还激烈的五胡十六国时代来临了。之后就是南北乱世。南北乱世被隋文帝终结。不过,隋的统治和西晋的统一一样,都是昙花一现,隋朝末年的时候,天下
玄武门之变后,李世民亲手除掉了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,随后做出两个令人费解的决定:
由于网络上的宣传,提起唐朝的世家大族,人们往往会想到“五姓七望”“禁婚嫁”这些词,即山东士族中的“崔卢李郑王”,仿佛关陇、江左、代北的士族都不存在了一样,甚至产生种种匪夷所思的说法,所谓“唐朝五姓女宁嫁九品士族不做太子妃”就是一例。
李世民(唐太宗)善待功臣,是中国古代帝王中少有的典范,其背后原因深刻而复杂,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:
690年深秋的洛阳城,67岁的武则天身着帝王冕旒,当她踏过那道刻着"则天门"的朱漆门槛时,整个长安的权力格局被彻底改写。这个曾经被史书称作"牝鸡司晨"的女人,用15年的执政生涯证明:真正的政治智慧,不是非黑即白的简单选择,而是在灰度地带游刃有余的平衡艺术。
今天是2025年5月23日,当我们翻开历史教科书,"贞观之治"四个字依然闪耀。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,李世民究竟凭什么被称作"千古一帝"?让我们抛开复杂的历史术语,用最直白的方式看看这位传奇人物的"硬核操作"。